老倉民拿出當時的規劃圖介紹說,援建的友誼村有303套共606間房子,全部為鋼筋水泥結構,動工於2006年5月並於次年7月分交付災民入住。村內設有學校、診所、清真寺、足球場等設施齊全,總耗資1.1億人民幣(約合1440萬美元),是中國在印度洋海嘯援助中最大的恢復重建項目. 顧�從亞齊市往東驅車15公里,便可抵達亞齊風光秀麗的“中國—印尼友誼村”。踏上通往村裡的柏油路,入村口處高高豎立的門字牌匾十分醒目,由中國書法家沈鵬用紅色墨跡書寫著“中國—印尼友誼村”,中文上下分別有印尼文綠樹掩映下,漫山遍野是紅瓦黃牆的房子。繞過村裡的診所,便是中國印尼友誼村華人代表老倉民的家。 顧時宏 攝
  中新網印尼亞齊12月26日電 題:走進亞齊“中國—印尼友誼村”
  中新網記者顧時宏
  26日的亞齊陰雨綿綿,筆者參加完此間舉行的地震海嘯災難 10 周年紀念活動後,便驅車前往半山腰上的中國—印尼友誼村參觀。
  從亞齊市往東驅車15公里,便可抵達亞齊風光秀麗的“中國—印尼友誼村”。踏上通往村裡的柏油路,入村口處高高豎立的門字牌匾十分醒目,由中國書法家沈鵬用紅色墨跡書寫著“中國—印尼友誼村”,中文上下分別有印尼文和英文。
  沿著斜坡走進村落,一座金黃拱形頂塔的清真寺引人註目,遠處不時傳來陣陣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。綠樹掩映下,漫山遍野是紅瓦黃牆的房子。繞過村裡的診所,便是中國印尼友誼村華人代表老倉民的家。從老倉民家遠眺,亞齊的沙璜島、亞齊島與青山碧水盡收眼底。
  在海嘯中幸存下來的這位老姓華裔,祖籍中國廣東順德。他指著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坡上那些房子說:“2004年底那場百年不遇的印度洋大海嘯的重災區發生後,導致亞齊十多萬人喪生,幾十萬人無家可歸。中國積极參与了國際社會對亞齊的救援行動,第一時間深入重災區救死扶傷,幫助災區重劍家園,這些房子就是中國政府為當時無家可歸的災民而援建。”
  老倉民拿出當時的規劃圖介紹說,援建的友誼村有303套共606間房子,全部為鋼筋水泥結構,動工於2006年5月並於次年7月分交付災民入住。村內設有學校、診所、清真寺、足球場等設施齊全,總耗資1.1億人民幣(約合1440萬美元),是中國在印度洋海嘯援助中最大的恢復重建項目,也是兩國人民患難與共的見證,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象徵。
  10年前的今天早上,老倉民的家人因都去泗水而躲過一劫,但他和亞齊很多華人一樣,房子都被海嘯毀之一旦,他的堂叔、堂哥、姐姐、姐夫等親屬有28人在海嘯中遇難。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說:“目前安置在這裡的華人有一百多戶,其他的都是亞齊本土的穆斯林民眾。”
  採訪這位華裔時,不時有村民從他家門口經過並友好地向他打招呼。老倉民說,海嘯災難發生後讓亞齊人在互助中建立了情誼,華族和原住民和睦相處,安居樂業。
  一位叫RIDWAN HUSIM的村民接受記者採訪時說,海嘯發生時,他和妻子緊緊抱住他們1歲半的孩子,但高達十幾米的巨浪不斷地把他們拋起又撕開,最終他的兒子從懷裡被水捲走。後來亞齊救災委員會把他倆夫婦安置到友誼村,讓他重獲生活的勇氣。他遠望著天邊的沙黃島喃喃地說:“我的孩子應該漂到那個島上被好心人收養,他今年應該快12歲了!”
  在老倉民家閑聊的當地居民KHAIRUL ABRAR先生告訴記者,海嘯讓他失去了妻子、兒子,還有50位親人,並把他在亞齊市的房子毀為平地。後來他躲到避難所,政府就把他安置到友誼村裡來。他說:“房子質量很好,水、電一直都有,感謝中國人的真誠救助!”目前他在一家NGO機構上班,負責環境保護工作。“我要堅強地走下去,把亞齊的環境建設得更加美好!”,他自信地說。
  告別老倉民時,正是周五的黃昏,天空又下起瓢潑大雨,把友誼村的路洗刷得更乾凈,滿山的綠樹顯得更加青翠。清真寺里飄來豪放的唱經歌,在村裡的雨中,久久迴蕩,似乎在祝願中印尼友誼如青山碧水天長地久。(完)  (原標題:印尼隨筆:走進亞齊“中國—印尼友誼村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fcxidfuxhdcp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